10 充分理解规范,因地制宜实施防雷接地工程
由于各基站的环境和建设方式不同,所以对基站防雷接地不能一概而论,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防雷与接地措施,将基站接地系统按照均压等电位的原理进行设计和改造,即通信设备的工作地、保护地、防雷地、建筑地合用一组接地体的联合接地方式,将接地线和接地引入线按照“共地不共线,一点接地法”的原则进行合理布线。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1)楼顶建铁塔,机房所在建筑物女儿墙上有避雷带,市电引入机房
(1)由于移动基站租用商品房或民房情况较普遍,此种情况占到全部基站的60-70%。
首先在楼顶铁塔的基脚处南北或东西方向置180°两处与楼顶避雷带相连,连接材料为40×4mm镀锌扁钢,利用建筑主钢筋多处泄放雷电流,并在楼下合适的位置建一地网,地网建成以后利用扁钢与建筑主钢筋两处焊接组成联合地网,从地网相距5m以上的位置抽两个头引出地面1.5m处做断接点,分别作为避雷针、机房工作保护接地引入线的接地点,机房内设置设备工作保护接地汇集线,其接地引入线接机房工作保护接地点;雷电流引下线下端接避雷针接地点,上端在楼顶与楼顶接地汇集线相连。接地引入线采用40×4mm镀锌扁钢或95mm2多股铜芯线。
铁塔上避雷针接地线,基站同轴电缆馈线的金属外屏蔽层的上部、下部接地线均与楼顶接地汇集线相连,同轴电缆馈线的金属外屏蔽层的下部接地也可就近与铁塔中部相连。外屏蔽在机房入口处的接地与机房工作保护接地点引出的接地线妥善连通,接地线材料可采用35mm2铜芯线。同轴电缆线进入机房后与通信设备连接处安装馈线避雷器,馈线避雷器接地端子接到室外入口处馈线屏蔽接地线上,接地线为≥6mm2铜芯线。机房内的交流配电箱处应三相五线或单相三线,其中的PE线接配电箱及电源避雷器。机房内-24V直流避雷器的接地线接机房工作保护接地汇集线。
机房内设备的工作接地、保护接地及走线架共用一个室内接地汇集线。如下图所示。
(2)对于利用商品房作机房的移动通信基站。
此建筑有防雷接地网或其他专用地网(如广播电视系统接地网或固定接入网的接地网),应就近再设一组地网,三者相互在地下焊接连通,有困难时也可在地网上可见部分焊接成一体作为机房地,其它方面与(1)相同。如原专用地网与基站新建地网边缘相距>20米以上,并且连接有困难,可以不作连接处理。
(3)对于铁塔建在机房所在建筑顶端,楼顶女儿墙上没有避雷带(此种情况只占极少数)。
应在铁塔基脚两处成180°引接地线与地网环形接地装置相连,使铁塔多处泄放雷电流,连接材料可采用40×4mm热镀锌扁钢或ф12圆钢。如在楼下设置环形接地装置有困难,可在铁塔接地线的入地点分别建简易地网,地网地阻值应≤10Ω,并使其中一个简易地网与机房地网相连,其他情况与(1)同。
2)独立铁塔
(1)由于租用的民房本身只有一层,而其房顶不宜建铁塔,将铁塔建在附近山坡上,而铁塔与机房相距一定的距离。
此时,铁塔地网应延伸到塔基四脚1.5m远的范围,网格尺寸不应大于3m×3m,其周边为封闭式,同时还要利用塔基地桩内两根以上主钢筋作为铁塔地网的垂直接地体,铁塔地网与地网之间应每隔3~5m相互焊接连通一次,连接点不应不少于两点。铁塔避雷针接地,馈线金属外层的上部、下部接地就近接入铁塔地网,馈线金属外护层在入机房前处的接地线与机房地网相连,而天馈避雷器接地线就近与入机房前馈线金属外护层接地线相连,其他部分与楼顶塔(1)相同。
(2)通信铁塔位于机房建筑旁。铁塔尚应与建筑物避雷带就近两处以上连接,其他部分与上同,具体见示意图。
3) 没有设铁塔的移动基站由于机房所在建筑物本身具有相当的高度,周围没有其他高大建筑物,而且所需覆盖的范围有限或建此基站的初衷是为增加信道,所以将天线面包板架设在建筑物四周的女儿墙上。
利用安放在楼顶平台中央位置的优化避雷针防止直接雷击,避雷针的基座应与楼顶避雷带就近不少于两处焊接连通,避雷针接地线、馈线金属外护层的上部、下部接地线与楼顶接地汇集线相连。其它部分与楼顶塔(1)相同,
二 、移动通信基站电源防雷系统
通信局(站)的电源是整个设备正常工作的能源保证,因此,电源系统的防雷保护措施是相当关键和必要的环节。
首先,通信局(站)的供电体制应采用TN-S(三相五线)制。由于局(站)内供电大多采用交流市电主供电、油机及电瓶作辅助供电的方式,因此,电源防雷首先要从外部输电线路开始。
参照YD5078-98《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的条款5《通信电源系统防雷措施》中的条款5.1《电力线路防雷措施》,首先需在电力线路上方架设避雷线,并在避雷线(除终端杆处)每杆作一次接地,或在电力线路终端杆及其前第一、第三或第二、第四杆增设避雷器,同时在第三杆或第四杆增设高压保险丝,然后电力电缆或工频低压配电线应选用带金属铠装层或其他护套电缆穿钢管埋地引入局(站),其中电力变压器高,低压侧均应各装一组避雷器。
根据条款3.0.1,综合通信局(站)的电源系统如图1所示:

注:A、B、C、D、E即为避雷器安装位置。
其中,根据设备安装地点条件和额定工作电压的不同,参照条款4.0.2,通信工程电源系统设备按耐雷电冲击指标可分为5类,参照条款4.0.3及IEC1312-1.2.3《雷电电磁脉冲及其防护》通信工程电源系统耐雷电冲击指标,根据相应设备的耐压情况来选择避雷器的参数,下面就每级设备作具体阐述:
5类设备:
在交流稳压器的输入端采用安迅AM120系列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一级防雷保护器
4类设备:
在市电、油机转换屏、交流配电屏,低压配电屏的输入端采用安迅AM80系列浪涌保护器作为第二级防雷保护
3类设备:
在整流器及交流不间断电源(UPS)输入端采用AM40系列浪涌保护器,作为限压设备
2类设备:
在直流配电屏的输出端采用AM20-48,作为限压设备,详细参数见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