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断题 1、接地是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种导电体。()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2条 2、工频接地电阻是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极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3条 3、工频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相对远方大地
1、接地是一种有意或非有意的导电连接,由于这种连接,可使电路或电气设备接到大地或接到代替大地的某种导电体。(×)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2条
2、工频接地电阻是工频电流流过接地装置时,接地极与远方大地之间的电阻。(√)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3条
3、工频接地电阻的数值等于接地装置相对远方大地的电压与通过接地极流入地中电流的比值。(√)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3条
4、人工接地体是为接地需要而埋设的接地体。人工接地体可分为人工垂直接地体和自然接地体。(×)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5条
5、过电流保护器位于SPD外部后端,作为电气装置的一部分的电流装置。(×)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11条
6、(实测)限制电压是在SPD试验中施加规定波形和辐值的冲击电流时,在SPD接线端子间测得的最大电压峰值。(×)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16条
7、开关型SPD的放电电压是在SPD的间隙电极之间,发生击穿放电前的最大电压值。(√)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17条
8、当SPD上通过规定的直流参考电流时,在其两端测得的电压值为SPD的直流参考电压。 (√)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19条
9、总放电电流是多极SPD生产厂在产品上标注的多极SPD放电电流之和。(√)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21条
10、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是设备制造商给予的设备耐冲击电压额定值,表征其绝缘耐受过电压的能力。(√)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22条
11、防雷装置检测是按照建筑物防雷装置的设计标准确定防雷装置满足标准要求而进行的检查、测量过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23条
12、开路电压是在复合波发生器连接试品端口处的开路电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25条
13、检测分类分为新建项目检测和定期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4.1条
14、定期检测是按规定周期进行的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25条
15、爆炸危险环境0区应为连续出现或不长期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16、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固定顶油罐内未充惰性气体的油品表面以上空间应为爆炸危险环境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17、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卧式油罐内未充惰性气体的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应为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18、易燃油品灌桶间中油桶内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为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19、易燃油品灌桶棚或露天灌桶场所中油桶内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应为爆炸危险环境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0、铁路、汽车油罐车灌装易燃油品时油罐车内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应为爆炸危险环境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1、铁路、汽车油罐车密闭灌装易燃油品时油罐车内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应为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2、易燃油品人工洞石油库油罐内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应为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3、有盖板的易燃油品隔油池内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为爆炸危险环境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4、含易燃油品的污水浮选罐内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为爆炸危险环境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5、易燃油品覆土油罐内液体表面以上的空间应为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6、爆炸危险环境1区应为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7、石油库易燃油品设施的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沟应为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8、石油库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固定顶油罐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为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29、石油库储存易燃油品的内浮顶油罐浮盘上部空间及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m范围内的球形空间为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0、石油库储存易燃油品的浮顶油罐浮盘上部至罐壁顶部空间应为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1、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卧式油罐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为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2、易燃油品泵房、阀室易燃油品泵房和阀室内部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3、易燃油品灌桶间内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4、汽车油罐车灌装易燃油品时以油罐车灌装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5、铁路油罐车灌装易燃油品时以油罐车灌装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6、易燃油品人工洞石油库中罐室和阀室内部及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3m的球形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7、易燃油品覆土油罐以通气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8、有盖板的易燃油品管沟内部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39、油罐外壁与护体之间的空间、通道口门(盖板)以内的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0、距阀易燃油品阀门井内壁1.5m、高1.5m的柱形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1、有盖板的易燃油品管沟内部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2、汽车加油加气站: 汽油、LPG和LNG设施的爆炸危险区域内地坪以下的坑或沟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3、汽车加油站埋地卧式汽油储罐人孔(阀)井内部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1.5m(0.75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4、汽油加油机壳体内部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5、CNG压缩机、阀门、法兰或类似附件的房间的内部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6、地上LPG储罐以卸车口为中心,半径为1m的球形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7、CNG和LNG加气机的内部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8、LNG卸气柱的以密闭式注送口为中心,半径为1m的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49、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固定顶油罐距储罐外壁和顶部4m范围内及储罐外壁至防火堤,其高度为堤顶高的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0、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卧式油罐距储罐外壁和顶部3m范围内及储罐外壁至防火堤,其高度为堤顶高的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1、爆炸危险环境2区应为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2、储存易燃油品的地上固定顶油罐距储罐外壁和顶部3m范围内及储罐外壁至防火堤,其高度为堤顶高的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3、燃油品汽车油罐车棚、易燃油品重桶堆放棚的内部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4、距易燃油品阀门井内壁1.5m、高1.5m的柱形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5、汽车加油站埋地卧式汽油储罐距人孔(阀)井外边缘1.5m以内,自地面算起1m高的圆柱形空间、以通气管管口为中心,半径为3m(2m)的球形空间和以密闭卸油口为中心,半径为1.5m的球形并延至地面的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6、汽车加油站LPG压缩机、泵、法兰、阀门或类似附件的房间有孔、洞或开式外墙,距孔、洞或墙体开口边缘3m范围内与房间等高的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7、LNG储罐区的防护堤至储罐外壁,高度为堤顶高度的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8、当露天设置的LNG泵设置于防护堤内时,设备或装置外壁至防护堤,高度为堤顶高度的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59、当露天设置的水浴式LNG气化器设置于防护堤内时,设备外壁至防护堤,高度为堤顶高度的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 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0、以LNG卸气柱的密闭式注送口为中心,半径为4.5m的空间以及至地坪以上的范围内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1、煤气发生炉的加煤机与贮煤斗连接,贮煤层为封闭建筑的主厂房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2、煤气排送机间及煤气净化设备区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3、煤气管道的排水器室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4、乙炔站气瓶修理间、干渣堆场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5、以加氢机外轮廓线为界面,以4.5m为半径的地面区域为底面和以加氢机顶部以上4.5m为顶面的圆台形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6、罩棚内储氢罐或氢气储气瓶组的以设备外轮廓线为界面以4.5m为半径的地面区域、顶部空间区域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7、以撬装式氢气压缩机组的外轮廓线为界面,以4.5m为半径的地面区域、顶部空间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8、氢气站从室外制氢设备、氢气罐的边沿计算,距离为4.5m,顶部距离为7.5m的空间区域属于爆炸危险环境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69、氢气站从室外制氢设备、氢气罐的氢气排放口计算,半径为4.5m的空间和顶部距离为7.5m的区域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0、爆炸危险环境20区应为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持续地或长期地或频繁地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1、粉尘云连续生成的管道、生产和处理设备的内部区域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2、不持续存在爆炸性粉尘环境的粉尘容器外部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0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3、爆炸危险环境21区应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很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的区域。(√)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4、当粉尘容器内部出现爆炸性粉尘/空气混合物时,为了操作而频繁移动或打开最邻近进出门的粉尘容器外部场所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5、当未采取防止爆炸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形成的措施时,在最接近装料和卸料点、送料皮带、皮带卸载点等的粉尘容器外部场所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6、如果粉尘堆积且由于工艺操作,粉尘层可能被扰动而不形成爆炸性粉尘/空气混合物时,粉尘容器外部场所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7、可能出现爆炸性粉尘云(当时既不持续,也不长时间,又不经常)的粉尘容器内部场所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8、发生炉煤气站的焦油泵房和焦油库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1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79、爆炸危险环境22区应为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的区域,即使出现,持续时间也是短暂的。(√)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80、来自集尘袋式过滤器通风孔的排气口,如果一旦出现故障,可能逸散出爆炸性粉尘/空气混合物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81、很少时间打开的设备附近场所,或根据经验由于高于环境压力粉尘喷出而易形成泄漏的设备附近场所,如气动设备或挠性连接可能会损坏等的附近场所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82、装有很多粉状产品的储存袋,在操作期间,包袋可能破损,引起粉尘扩散属于爆炸危险环境2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83、通常被划分为爆炸危险环境21 区的场所,当采取措施时,包括排气通风,防止爆炸性粉尘环境形成时,可以降为爆炸危险环境22 区场所(√)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表A.1
84、投入使用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第一次检测可以不查看隐蔽工程纪录。(×)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1条
85、检查接闪器时,应检查接闪器与建筑物顶部外露的其他金属物的电气连接、与引下线的电气连接,屋面设施的等电位连接。(√)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1条
86、接闪器每个支持件能否承受40N的垂直拉力。(×)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2条
87、首次检测时,宜检查接闪网的网格尺寸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3条
88、首次检测时,应用经纬仪或测高仪和卷尺测量接闪器的高度、长度,建筑物的长、宽、高,并根据建筑物的长、宽、高用滚球法计算其保护范围。(×)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4条
89、首次检测时,可不对检测接闪器的材料、规格和尺寸进行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5条
90、在检查接闪器时,应检查接闪器上有无附着的其它电气线路。(√)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6条
91、首次检测时,应检查建筑物的防侧击雷保护措施是否符合GB 50057-2010的规定。(√)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7条
92、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的独立接闪杆的杆塔、架空接闪线的端部和架空接闪网的各支柱处宜至少设一根引下线。(×)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5条
-
对用金属制成或有焊接、绑扎连接钢筋网的杆塔、支柱,宜利用其作为引下线。(√)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5条
94、第一类防雷建筑物防闪电感应时,金属屋面周边每隔6m应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6条
95、现场浇制的或由预制构架组成的钢筋混凝土屋面,其钢筋宜绑扎或焊接成闭合回路,并应每隔18~24m采用引下线接地一次。(√)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6条
96、第二类防雷建筑物的专设引下线不宜少于2根,并应沿建筑物四周和内庭院四周均匀对称布置,其间距沿周长计算不应大于 18 m。(×)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7条
97、当建筑物的跨度较大,无法在跨距中间设引下线,应在跨距两端设引下线并减小其他引下线的间距。(√)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7条
98、当仅利用建筑物四周的钢柱或柱内钢筋作为引下线时,不可按跨度设引下线。(×)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7条
99、引下线与易燃材料的墙壁或墙体保温层间距应大于0.3m,当小于0.3m时,引下线的横截面应不小于100mm
2。(×)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12条
100、首次检测时,应用卷尺测量每相邻两根专设引下线之间的距离,记录专设引下线布置的总根数,每根专设引下线为一个检测点,按顺序编号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2.3条
101、首次检测时,应用目测每根专设引下线的规格尺寸。(×)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2.4条
102、检测每根专设引下线与接闪器的电气连接性能,其过渡电阻不应大于0.3Ω。(×)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2.5条
103、检查专设引下线的断接卡的设置是否符合GB 50057-2010的规定。测量接地电阻时,每年至少应断开断接卡一次。(√)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2.7条
104、专设引下线与环形接地体相连,测量接地电阻时,可不断开断接卡。(√)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2.7条
105、采用仪器测量专设引下线接地端与接地体的电气连接性能,其过渡电阻应不大于0.2Ω。(√)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2.9条
106、当互相邻近的建筑物之间有电力和通信电缆连通时,不宜将其接地装置互相连接。(×)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4.1.1条
107、首次检测时,应检查相邻接地体在未进行等电位连接时的地中距离。(√)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4.2.4条
108、测量两相邻接地装置的电气贯通情况不应采用毫欧表。(×)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4.2.4条
109、接地装置的工频接地电阻值测量常用三极法和接地电阻表法,其测得的值为冲击接地电阻值,(×)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4.2.8条
110、测量大型接地地网(如变电站、发电厂的接地地网)时,宜选用大电流接地电阻测试仪。(×)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4.2.10条
111、使用接地电阻表(仪)进行接地电阻值测量时,宜按选用仪器的要求进行操作。(×)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4.2.11条
112、建筑物的屋顶金属表面、立面金属表面、混凝土内钢筋和金属门窗框架等大尺寸金属件等宜等电位连接在一起,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6.1.1条
113、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宜两端接地,并宜在各防雷区交界处做等电位连接,并与防雷接地装置相连。(×)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6.1.2条
114、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如要求一端接地的情况下,应采取两层屏蔽,外屏蔽层应两端接地。(√)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6.1.2条
115、建筑物之间用于敷设非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两端应电气贯通,且两端应与各自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6.1.3条
116、屏蔽材料不宜选用钢材或铜材。(×)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6.1.4条
117、屏蔽材料选用板材时,其厚度宜为0.3mm~0.5mm间。(√)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6.1.4条
118、总等电位连接带的检测,应检查由LPZ0区到LPZ1区的总等电位连接状况,如其已实现与防雷接地装置的一处以上连接,应进一步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4条
119、第一类防雷建筑物外架空金属管道的检测,应检查架空金属管道进入建筑物前是否每隔20m接地一次。(×)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6条
120、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的检测,应检查建筑物内竖直敷设的金属管道及金属物与建筑物内钢筋就近不少于两处的连接。(√)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7条
121、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连接的检测,应检查所有进入建筑物的外来导电物是否在LPZ0区与LPZ1区界面处与总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8条
122、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连接的检测,宜检查所有穿过各后续防雷区界面处导电物是否在界面处与建筑物内的钢筋或等电位连接预留板连接。(×)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9条
123、电子设备等电位连接的检测,应检查电子设备与建筑物共用接地系统的连接。(√)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10条
124、等电位连接的过渡电阻的测试采用空载电压4至24V,最小电流为0.2A的测试仪器进行测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11条
125、等电位连接位置宜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1.2条
126、SPD安装的位置应在各防雷区的交界处。(√)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1.2条
127、当线路能承受预期的电涌电压时,SPD可安装在被保护设备处。(√)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1.2条
128、SPD宜能承受预期通过它们的雷电流。(×)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1.3条
129、SPD应具有通过电涌时的电压保护水平和有熄灭工频续流的能力。(√)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1.3条
130、当电源采用TN系统时,从建筑物总配电盘(箱)开始引出的供电给本建筑物内的配电线路和分支线路应采用TN—C系统。(×)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1.4条
131、电源SPD的有效电压保护水平Up/f应低于被保护设备的耐冲击过电压额定值Uw 。(√)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1.5条
132、在LPZ0
A与LPZ1区交界处,在从室外引来的线路上安装的SPD应选用符合Ⅰ级试验的电涌保护器。(√)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2.1条
133、当雷击架空线路且架空线使用金属材料杆(含钢筋混凝土杆)并采取接地措施或雷击线路附近时,SPD1可选用Ⅱ级和Ⅲ级试验的产品。(√)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2.2条
134、在LPZ1区与LPZ2区交界处,分配电盘处或UPS前端宜安装第二级SPD,其标称放电电流I
n不应小于15kA(8/20μs)。(×)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2.3条
135、当SPD具有能量自动配合功能时,SPD之间的线路长度不受限制。(√)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2.5条
136、安装在电路上的SPD,其后端宜有后备保护装置。(×)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2.6条
137、后备保护装置如使用熔断器,其值宜与主电路上的熔断器电流值相配合。(×)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2.6条
138、SPD如有通过声、光报警或遥信功能的状态指示器,应检查SPD的运行状态和指示器的功能。(√)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2.7条
139、连接导体应符合相线采用黄、绿、红色,中性线用浅绿色,保护线用蓝/黄双色线的要求。(×)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2.8条
140、连接于电信和信号网络的SPD其电压保护水平U
p和通过的电流I
p应低于被保护的电子设备的耐受水平。(√)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3.1条
141、网络入口处通信系统的SPD宜满足通信系统传输特性。(×)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3.3条
142、SPD运行期间,会因长时间工作或因处在恶劣环境中而老化,也可能因受雷击电涌而引起性能下降、失效等故障,因此需不定期进行检查。(×)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4.1条
143、用N-PE环路电阻测试仪,测试从总配电盘(箱)引出的分支线路上的中性线 (N)与保护线(PE)之间的阻值,确认线路为TN-C或TN-C-S或TN-S或TT或IT系统。(√)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4.2条
144、对SPD进行外观检查时,主要检查SPD的表面应平整、光洁、无划伤。(×)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4.4条
145、SPD泄漏电流的测试仅适用于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为限压元件且无其它串并联元件的SPD。(√)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5.2条
146、SPD泄漏电流的测试可使用防雷元件测试仪或泄漏电流测试表对SPD的泄漏电流I
ie值进行测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5.2条
147、SPD泄漏电流的测试可直接用仪表测量对应的模块,或者取下可插拔式SPD的模块或将SPD从线路上拆下进行测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5.2条
148、SPD压敏电压U
1mA的测试仅适用于以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为限压元件且无串并联其它元件的SPD。(√)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5.1条
149、SPD的绝缘电阻测试仅对SPD所有接线端与SPD壳体间进行测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8.5.3条
150、检测土壤电阻率和接地电阻值宜在非雨天和土壤未冻结时进行。(√)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1条
-
检测作业时宜具备保障检测人员和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2条
-
检测作业时遇雷雨天宜停止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2条
153、检测作业时检测仪表、工具等不能放置在高处,防止坠落伤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2条
154、检测作业时应使用检定合格的检测仪器。(×)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3条
155、检测时,接地电阻测试仪的接地引线和其他导线应避开高、低压供电线路。(√)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4条
156、现场检测时,宜严格遵守受检单位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7条
157、防雷装置检测前应对使用仪器仪表和测量工具进行检查,保证其能正常使用。(×)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7.1条
158、对受检单位的定期检测,应查阅上次检测的记录,并现场勘查受检单位防雷装置有无变化。(√)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7.3条
159、在受检单位防雷装置无较大变化时,可不进行建筑物的防雷分类、接闪器保护范围、防雷分区的划分和雷击电磁脉冲屏蔽项的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7.3条
160、现场检测时宜按先检测内部防雷装置,后检测外部防雷装置的顺序进行,将检测结果填入防雷装置检测原始记录表。(×)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7.4条
161、原始记录表应有检测人员签名。(×)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8.1.1条
162、原始记录表应作为用户档案保存两年。(√)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8.1.1条
163、首次检测宜绘制建筑物防雷装置平面示意图,定期检测时宜进行补充或修改。(×)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8.1.2条
164、检测结果用数值修约比较法将经计算或整理的各项检测结果与相应的技术要求进行比较,判定各检测项目是否合格。(√)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8.2条
165、检测报告经检测员和校核员签字后,经技术负责人签发,即可给被检单位。(×)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8.3.1条
166、检测报告不少于三份,一份送受检单位,一份由检测单位存档,一份送主管部门存档。(×)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8.3.2条
167、检测报告存档应有纸质和计算机存档两种形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8.3.2条
168、土壤电阻率是土壤的一种基本物理特性,是土壤在单位体积内的正方体相对两面间在一定电压作用下,对电流的导电性能。(×)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1条
169、土壤电阻率随深度变化较横向变化要大很多。(√)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2条
170、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只对接地装置所在的上层(几米以内)土壤层进行测量,不考虑土壤电阻率的深层变化。(√)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2条
171、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试验电级应选用钢接地棒,也可使用螺纹杆。(×)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5条
172、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在多岩石的土壤地带,宜将接地棒按与铅垂方向成一定角度斜行打入,倾斜的接地棒应躲开石头的顶部。(×)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5条
173、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试验引线应选用挠性引线,以适用多次卷绕。(√)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5条
174、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引线的绝缘应不因低温而冻硬或皲裂。(√)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5条
175、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引线的阻抗应较高。(×)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5条
176、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对于一般的土壤,因需把钢接地棒打入较深的土壤,宜选用2kg~4kg重量的手锤。(√)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5条
177、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为避免地下埋设的金属物对测量造成的干扰,在了解地下金属物位置的情况下,可将接地棒排列方向与地下金属物(管道)走向呈平行状态。(×)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5条
178
、在采用四点法测量土壤电阻率时,为避免地下埋设的金属物对测量造成的干扰,在了解地下金属物位置的情况下,可将接地棒排列方向与地下金属物(管道)走向呈垂直状态。(√)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1.2.5条
179、土壤电阻率宜在干燥季节或天气晴朗多日后进行土壤电阻率测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B.3.3条
180、三极法测量接地电阻值时,当被测接地装置的面积较大而土壤电阻率不均匀时,为了得到较可信的测试结果,宜将电流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缩小,同时电压极离被测接地装置的距离也相应地缩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D.2条
181、测量大型接地地网(如变电站、发电厂的接地地网)时,宜选用大电流接地电阻测试仪。(×)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D.4条
182、当引下线暗敷且未设断接卡而与接地装置直接连接时,不可在引下线与接地装置不断开的情况下对防雷装置电气通路和工频接地电阻值进行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E.1条
183、用三极法测量时,三极(G、P、C)应在一条直线上且垂直于地网,应避免平行布置。(√)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E.3条
184、当地网带电影响检测时,应查明地网带电原因,在解决带电问题之后测量,或改变检测位置进行测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E.5条
-
GB/T 2887和GB 50174中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内磁场干扰环境场强不应大于500A/m。(×)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F.1.1条
186、由于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对计算机而言,在无屏蔽状态下,当环境磁场感应强度大于0.07G
S时,计算机会误动作。(√)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F.1.3条
187、当环境磁场感应强度大于2.0G
S(191A/m)时,设备会发生永久性损坏。(×)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F.1.3条
188、在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中,绝缘电阻测试主要用于采用S型连接网络时,除在接地基准点(ERP)外,是否达到规定的绝缘要求和SPD的绝缘电阻测试要求。(√)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H.5.1条
189、N-PE环路电阻测试仪不仅可应用于低压配电系统接地型式的判定,也可用于等电位连接网络有效性的测试(√)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H.6条
190、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于2015-10-01实施(√)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封面
191、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于2015-05-01发布(×)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封面
192、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适用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安全检测。(×)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条
193、接闪器的锈蚀残存截面积应不小于2/3。(√)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2.1.3.3条
194、接闪带应平整顺直。接闪带跨越变形缝、伸缩缝宜有补偿措施。(×)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2.1.3.4条
195、当利用金属构件、金属管道做接地引下线时,应在构件或管道与接地干线间焊接金属跨接线,确保电气贯通。(√)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3.1.1.6条
196、采用埋于土壤中的人工接地体时应设断接卡,其上端应与连接板或钢柱焊接。连接板处宜有明显标志。(×)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3.1.1.4条
197、可采用目测法测量引下线的实际尺寸,计算有效残存截面积。(×)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3.2.3.4条
198、可采用目测法检查接地装置的填土有无沉陷情况。(√)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4.2.3.1条
199、建筑物之间用于敷设非屏蔽电缆的金属管道、金属格栅或钢筋成格栅形的混凝土管道,两端应电气贯通,且两端宜与各自建筑物的等电位连接带连接。(×)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6.1.2.2条
200、通信、安保、金融、医疗、消防等电子系统与外界联网的设备端口宜安装SPD。(×)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8.1.1.4条
201、天馈线路和信号线路在LPZ0
A或LPZ0
B与LPZ1区的交界处应安装SPD。(√)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8.1.1.2条
202、电梯机房、计算机机房、监控机房等电气电子系统配电箱宜安装SPD。(×)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8.1.1.1条
203、在LPZ0
A或LPZ0
B与LPZ1区的界面处所安装的低压电源SPD应选用通过Ⅰ级分类试验或Ⅱ级分类试验(限压型)的SPD。(√)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8.1.2.1条
204、在LPZ1区与LPZ2区交界处不可选用经Ⅱ级或Ⅲ级分类试验的产品的SPD。(×)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8.1.2.1条
205、分配电盘处或UPS前端安装的SPD可选用经Ⅱ级或Ⅲ级分类试验的产品。(√)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8.1.2.1条
206、在重要的终端设备或精密敏感设备处安装的SPD可选用经Ⅰ级分类试验的产品。(×)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5.8.1.2.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