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空题 GB/T 21431-2015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 检测要求和方法 、 检 测周期 、 检测程序 和 检测数据整理 及报告。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1条 2、自然接地极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各种 金属构件 、钢筋混凝土中的 钢筋 、埋地 金属管道 和 设备 等统称为自然接地极。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
-
GB/T 21431-2015规定了建筑物防雷装置的检测项目、检测要求和方法、检
测周期、
检测程序和
检测数据整理及报告。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1条
2、自然接地极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各种
金属构件、钢筋混凝土中的
钢筋、埋地
金属管道和
设备等统称为自然接地极。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4条
3、共用接地系统是将各部分
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
防静电接地和
信息设备逻辑地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装置。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6条
4、在被保护线路中并联接入多级
防雷器时,如果开关型防雷器与限压型防雷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
10m或限压型防雷器之间的线路长度小于
5m时,为实现多级防雷器间的
能量配合,应在防雷器之间的线路上
串接适当的电阻或电感,这些电阻或电感元件称为
退耦元件。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3.11条
5、首次检测分为
新建、
改建、
扩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和投入使用后建筑物防雷装置的
第一次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4.1条
-
新建、改建、扩建建筑物防雷装置施工过程中的检测,应对其结构、布置、形状、材料规格、尺寸、连接方法和电气性能进行分阶段检测。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4.1条
7、检测接闪器时,应检查接闪器的位置是否正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
饱满无遗漏,螺栓固定的
应备帽等防松零件是否齐全,焊接部分补刷的
防腐油漆是否完整,接闪器截面是否锈蚀
1/3以上。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2条
8、当低层或多层建筑物利用女儿墙内、防水层内或保温层内的钢筋作暗敷
接闪器时,要对该建筑物
周围的环境进行检查,防止可能发生的
混凝土碎块坠落等事故隐患。除低层和多层建筑物外,其他建筑物
不应利用女儿墙内钢筋做为暗敷接闪器。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8条
9、接闪带在转角处应按建筑造型弯曲其夹角应大于
90°,弯曲半径不宜小于圆钢直径
10倍、扁钢宽度的
6倍。接闪带通过建筑物伸缩沉降缝处,应将接闪带向侧面弯成半径为
100mm弧形。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2.2.9条
10、引下线的布置一般采用明敷、暗敷或利用建筑物内
主钢筋或其它
金属构件敷设。专设引下线可沿建筑物
最易受雷击的屋角外墙明敷,建筑艺术要求较高者可暗敷。建筑物的
消防梯、钢柱等金属构件宜作为引下线的一部分,其各部件之间均应连成
电气通路。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1.1条
11、检查引下线时,应检查专设引下线位置是否
准确,焊接固定的焊缝是否饱满无遗漏,焊接部分补刷的防锈漆是否完整,专设引下线
截面是否腐蚀1/3以上。检查明敷引下线是否
平正顺直、
无急弯,
卡钉是否分段固定。引下线固定支架间距均匀,是否符合水平或垂直直线部分
0.5m~1.0m,弯曲部分
0.3m~0.5m的要求,每个固定支架应能承受49N的垂直拉力。检查专设
引下线、接闪器和接地装置的
焊接处是否锈蚀,
油漆是否有遗漏及近地面的保护设施。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3.2.2条
12、除第一类防雷建筑物独立接闪杆和架空接闪线(网)的接地装置有独立接地要求外,其他建筑物应利用建筑物内的
金属支撑物、
金属框架或
钢筋混凝土的钢筋等自然构件、金属管道、低压配电系统的保护线(PE)等与
外部防雷装置连接构成
共用接地系统。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4.1.1条
13、首次检测接地装置时,应检查接地装置的
结构型式和
安装位置;校核每根专设引下线接地体的接地
有效面积;检查接地体的
埋设间距、
深度、
安装方法;检查接地装置的
材质、
连接方法、
防腐处理;应符合GB 50057-2010的规定。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4.2.1条
14、用毫欧表检查屏蔽网格、金属管、(槽)防静电地板支撑
金属网格、大尺寸
金属件、房间屋顶
金属龙骨、屋顶
金属表面、立面
金属表面、金属门窗、金属格栅和电缆屏蔽层的
电气连接,过渡电阻值不宜大于
0.2Ω。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6.2.1条
15、大尺寸金属物的连接检测,应检查设备、管道、构架、均压环、钢骨架、钢窗、放散管、吊车、金属地板、电梯轨道、栏杆等大尺寸金属物与
共用接地装置的连接情况,如已实现连接应进一步检查
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
材料和尺寸。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1条
16、对于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中平行敷设的
长金属物的检测,应检查
平行或交叉敷设的管道、构架和电缆金属外皮等长金属物,其净距小于规定要求值时的
金属线跨接情况,如已实现跨接应进一步检查
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
材料和尺寸。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2条
17、对于第一类和处在爆炸危险环境的第二类防雷建筑物中长金属物的
弯头、
阀门等连接物的检测,应测量长金属物的弯头、阀门、法兰盘等连接处的
过渡电阻,当过渡电阻大于
0.03Ω时,检查是否有跨接的金
属线,并检查连接质量,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3条
18、低压配电线路引入和连接的检测,应检查低压配电线路是否
全线穿金属管埋地或敷设在
架空金属线槽内引入。如全线采用铠装电缆
穿金属管埋地引入有困难,检测
电缆埋地长度,电缆金属外皮、钢管及绝缘子铁脚等
接地连接性能,连接导体的材料和尺寸,埋地电缆与架空线连接处安装的
电涌保护器性能指标和
安装工艺。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7.2.5条
19、在检测爆炸火灾危险环境的防雷装置时,严禁
带火种、
手提电话;严禁
吸烟,不应穿
化纤服装,禁止穿
钉子鞋,现场不准随意敲打
金属物,以免产生火星,造成重大事故。应使用
防爆型对讲机、
防爆型检测仪表和不易产生
火花的工具。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6条
20、检测配电房、变电所的防雷装置时,应穿戴
绝缘鞋、
绝缘手套,使用
绝缘垫,以防电击。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5.9.8条
-
在测量过程中由于杂散电流、工频漏流、高频干扰等因素,使接地电阻表出现读数不稳定时,可将G极连线改成屏蔽线(屏蔽层下端应单独接地),或选用能够改变测试频率、采用具有选频放大器或窄带滤波器的接地电阻表检测,以提高其抗干扰的能力。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E.4条
-
首次检测时,在测试接地电阻值符合设计要求的情况下,可通过查阅防雷装置工程竣工图纸,施工安装技术记录等资料,将接地装置的形式、包围的面积、接地体金属表面积、材料、规格、焊接、埋设深度、位置等资料填入防雷装置原始记录表。
解析GB/T 21431-2015《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第E.8条
23、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主要参照
GB/T21431《建筑物防雷装置检测技术规范》、
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和
GB 50343-2012《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的技术要求,结合本市
地理、气
象、
环境和雷电活动规律等实际情况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前言
24、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规定了防雷装置安全检测的
项目、
要求、
方法、环
境、
周期、
程序、
数据判定和
档案管理。
解析DB31/T389-2015《防雷装置安全检测技术规范》第1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