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雷灾害百分之八十都是通过电源线传输击坏设备的,所以对电源供电线路必须加强防雷,低压电源防雷器发展非常迅速,而以MOV材料为主的避雷器在市场上占有统治地位。MOV避雷器的生产厂
感应雷灾害百分之八十都是通过电源线传输击坏设备的,所以对电源供电线路必须加强防雷,低压电源防雷器发展非常迅速,而以MOV材料为主的避雷器在市场上占有统治地位。MOV避雷器的生产厂家众多,其产品的差别主要表现在:
1)保护电路
MOV防雷器的失效有短路和开路两种形式,强大的雷电流可能将防雷器击坏,形成开路故障,这时防雷器模块的外形往往会被破坏。防雷器也可能因时间长材料老化而动作电压下降,当动作电压下降到低于线路工作电压的水平时,防雷器通过交流电流增加,防雷器发热,最终会破坏MOV器件的非线性特性,导致防雷器部分短路烧毁。电源线路故障造成的工作电压升高也可能产生类似情况。
防雷器的开路故障不影响电源供电,要检查动作电压才能发现,因此防雷器需定期检查。
防雷器的短路故障影响电源供电,发热严重时会烧毁导线,需要保护报警电路来确保供电安全,过去主要是在防雷器模块上串联保险丝,但保险丝既要保证雷电流通过又要在短路电流出现时熔断,在技术上实现起来较困难,特别是防雷器模块多是部分短路,短路时流过的电流并不大,但持续电流足以使主要用于泄放脉冲电流的防雷器严重发热。后来出现的温度断开装置较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通过设定装置的断开温度来检测防雷器的部分短路,一旦防雷器发热装置自动断开,并给出光、电、声地报警信号。
2)通流容量
通流容量是防雷器所能耐受的最大雷电流(8×20`μs)。信息产业部标准《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5078-98)对电源防雷器的通流容量做出了规定,首级防雷器大于20千安。不过目前市场上防雷器通流容量有越做越大的趋势,通流容量大防雷器不容易被雷击损坏,耐受小雷电流冲击的次数增加,残压也略有降低,采取冗余并联技术的防雷器还提高了保护能力的可靠性。但是防雷器的损坏并不都是由于雷击造成。
目前,有人提出检测防雷器应采用10×350μs电流波,其理由是IEC1024和IEC1312等标准在描述雷电波时采用了10×350μs波。这种说法是不全面的,因为在IEC1312中对防雷器进行匹配时仍然采用8×20μs电流波,在IEC1643《低压配电系统保护设备(SPD)——选用原理》中也采用8×20μs波来作为检测防雷器(SPD)的主要电流波形。因此,不能说用8×20μs波检测防雷器的通流容量是过时的,也不能说用8×20μs波检测防雷器的通流容量就不符合国际标准。
3)残压
信息产业部标准《通信工程电源系统防雷技术规定》(YD5078-98)对各级防雷器的残压做出了具体要求,应该说标准要求的指标是很容易达到的,MOV防雷器的残压是其动作电压的2.5—3.5倍。直接并联的单级防雷器其残压差别并不大,降低残压的措施是降低动作电压和增大防雷器通流容量,但动作电压太低由于电源不稳造成的防雷器损坏就会增加。国外一些产品在进入市场初期,动作电压都很低,后来都大大提高了动作电压。可以通过两级防雷器来降低残压,如图所示:
雷电波入侵时防雷器1放电,产生的残压为V1;流过防雷器1的电流为I1;防雷器2放电的残压为V2,流过的电流为I2。这样就有:
V2=V1-I2Z
显然防雷器2的残压低于防雷器1的残压。
有厂家提供两级防雷的防雷器,用于单相电源防雷,因单相供电的功率一般在5KW以下,线路电流不大,阻抗电感容易绕制。也有厂家提供三相的两级防雷器,因三相电源的功率可能很大,因此这中防雷器的体积大、价格高。
在标准中要求在电源线上多级加装防雷器,其实也能实现降低残压的效果,只不过是利用了导线的自感做各级防雷器间的隔离阻抗电感。
防雷器的残压只是防雷器的技术指标,真正加在设备上的过电压还要在残压的基础上加上防雷器与电源线、地线连接的两段导线电感产生的附加电压,因此正确的安装防雷器也是降低设备过电压的重要措施。
4)现代电源防雷器分类
目前主流的电源防雷器是
防雷模块,主要分为交流电源防雷器和直流电源防雷器,交流电源防雷器又分为三相交流防雷器和单相交流防雷器等,直流按电压主要有5V、12V、24V、48V、220V、1000VDC等。
5)其它功能
现在的电源防雷器越来越成熟,可以根据客户需求配备雷电计数器、遥信告警等辅助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