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型浪涌保护器 (Hybrid Surge Protection Device)结合了多种浪涌抑制技术,如压敏电阻(MOV)、气体放电管(GDT)、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等,以提供更全面的电压保护。由于其多元设计,理解
混合型浪涌保护器(Hybrid Surge Protection Device)结合了多种浪涌抑制技术,如压敏电阻(MOV)、气体放电管(GDT)、瞬态抑制二极管(TVS)等,以提供更全面的电压保护。由于其多元设计,理解和区分混合型浪涌保护器的参数是选择合适设备的关键。以下是主要参数及其含义的详细解析:
一、混合型浪涌保护器的主要参数
1、标称电压(Un)
定义:浪涌保护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适用的额定电压,通常表示为交流或直流电压。
作用:确定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何种电力系统,必须与系统的工作电压匹配。
典型值:220VAC、380VAC、48VDC等。
2、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
定义:浪涌保护器在不发生故障或损坏的情况下,能够连续承受的最高电压。
作用:确保浪涌保护器在电力系统的正常电压波动范围内能够稳定运行。
典型值:275VAC、320VAC等(视系统电压而定)。
3、电压保护水平(Up)
定义:在指定的放电电流条件下,浪涌保护器将瞬态过电压钳位在其端子的电压值。
作用:反映浪涌保护器的电压抑制能力,Up值越低,设备受到的电压冲击越小。
典型值:<1.5kV、<2.5kV等(根据应用需求选择)。
4、标称放电电流(In)
定义:浪涌保护器在8/20μs波形下能够承受的标准放电电流值,用于测试浪涌保护器的耐久性。
作用:反映浪涌保护器在常见浪涌事件中的保护能力。
典型值:10kA、20kA等。
5、最大放电电流(Imax)
定义:浪涌保护器在一次浪涌事件中能够承受的最大8/20μs波形放电电流值。
作用:表明浪涌保护器能够处理的极限浪涌电流,是防护能力的上限指标。
典型值:40kA、80kA、100kA等。
6、响应时间(tA)
定义:浪涌保护器从检测到过电压到开始动作所需的时间。
作用:响应时间越短,设备在浪涌事件中的保护效果越好,避免过电压影响设备。
典型值:<25ns、<100ns等。
7、泄漏电流(Il)
定义:浪涌保护器在正常工作电压下通过的电流。
作用:泄漏电流越低,对电力系统的影响越小,尤其在长期使用中影响设备的稳定性和能耗。
典型值:<1mA、<5mA等。
8、动作次数(N)
定义:浪涌保护器在其使用寿命内能够有效应对的浪涌事件次数。
作用:动作次数越多,浪涌保护器的耐用性越好,可以处理更多的浪涌事件。
典型值:数千次到数万次,取决于设计和应用环境。
9、温度范围
定义:浪涌保护器能够正常工作的环境温度范围。
作用:确保浪涌保护器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如高温、低温)能够正常工作。
典型值:-40°C 至 +85°C(取决于产品设计)。
10、防护等级(IP)
定义:浪涌保护器外壳防护等级,表示其防尘和防水能力。
作用:确定浪涌保护器适用于何种安装环境(如室内、室外、工业环境等)。
典型值:IP20、IP65等。
二、如何区分和选择混合型浪涌保护器
1、根据电力系统的要求
电压匹配:确保标称电压(Un)和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与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避免电压不匹配导致的保护失效。
2、根据设备的敏感性
电压保护水平(Up):对于精密设备,选择电压保护水平较低的浪涌保护器,以减少过电压对设备的影响。
响应时间(tA):对于对瞬态过电压非常敏感的设备,选择响应时间短的浪涌保护器,以提供更快速的保护。
3、根据浪涌事件的频率和强度
放电能力(In和Imax):根据所在区域的雷电活动频率和强度,选择适合的标称放电电流和最大放电电流,确保浪涌保护器能够处理常见的浪涌事件。
4、根据使用环境
温度范围和防护等级(IP):如果浪涌保护器需要安装在室外或恶劣环境中,选择具有宽温度范围和高防护等级的产品,以确保其可靠性。
5、考虑设备的长期使用
泄漏电流(Il)和动作次数(N):对于长期运行的设备,选择泄漏电流低、动作次数高的浪涌保护器,以确保其长时间稳定运行,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混合型
浪涌保护器通过结合多种保护元件,为电力系统和设备提供了广泛的防护。理解这些关键参数有助于选择最适合的浪涌保护器,确保设备免受雷击和电力浪涌的损害。如果有需要,可以咨询安迅专业防雷工程师或相关技术人员,获取更详细的指导和帮助。
广东安迅防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经国家科技部审核认定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公司拥有自主研发搭建的独立防雷实验室,具备同行业领先的测试能力水平,专注于提供通信、电力、煤矿、石化、安防、新能源、交通、工控等行业的
防雷整体解决方案!
服务电话4008-858-891,欢迎来电咨询!
安迅防雷https://www.ansunspd.com/knowledge/1286.html